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韩开春: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
作者:韩开春,中国作协会员,文学创作一级,著有《虫虫》《水精灵》《雀之灵》《与兽为邻》等多部自然文学作品集,作品多次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、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,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、紫金山文学奖、冰心散文奖、全国孙犁散文奖等多个文学奖项。
谷雨日,本该去看牡丹,民间有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的说法,此时,牡丹开得正盛。但这个谷雨,我没去看牡丹,却为另一种花驱车百里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从尧帝古城到荷花荡,汽车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飞奔,这样的一马平川跟我老家很像,但我还是明显地感觉到了里下河地区特有的水乡气息。一想到里下河,我就想到了汪曾祺,想到秦少游,想到施耐庵,也想到双黄蛋,想到螺蛳,想到昂刺鱼,想到水妹子,当然,还有莲藕,有荷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汪曾祺来没来过金湖我不清楚,但我敢肯定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,他的老家高邮,与现今的金湖县隔湖相望,它们中间隔着的就是高邮湖,荷花荡在高邮湖的边上,塔集镇境内,这里,在金湖没有正式设县之前,本来就属于高邮。
汪曾祺的老乡,同为高邮人的秦观应该是来过荷花荡的,要不,荷花荡内也不会专门辟出一块做成少游憩园——不得不佩服金湖人是聪明的,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来吸引游客。不过想想也有道理,在秦观所处的那个年代,还没金湖这个地名(金湖是个年轻的县份,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才设立,“金湖”这个县名还是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定下的),这里原本就是高邮的地盘,一个文化名人在自己家里会会朋友,宴宴宾客,吟吟诗作作对,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?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荷花荡是个地名,也是景区的名字,但这个名字用在这里很年轻,至今还不到20岁。这里原本是高邮湖畔的一块湿地,盛产莲藕,聪明的金湖人看准了这里自然环境的优美,大打水乡特色牌,经过多年的努力,终于把它打造成了国家4A级景区,如今,它已成了国内知名的赏荷胜地
我是第一次来荷花荡,但对于荷,对于荷文化,抑或金湖人举办的荷花节,却一点都不陌生,几年前,我的一位师范同学在这里担任县委组织部长,还专门邀请我来见识过一次荷花节的盛况。
说实话,这个季节来赏荷,还稍微有点早,谷雨虽然已经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了,可毕竟还没到夏天。赏荷的最佳时节应该是夏天,杨万里说“接天荷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,说的就是夏天。或者秋冬也行,听雨打残荷,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,李义山有诗: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。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情,我以为,只要有心,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发现美,就像人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美。我来的时候,大片的水面上只见去年荷叶残留的一些褐色叶梗,七歪八倒地竖立着,有点颓败,但仔细看,你又会发现颓败中蕴藏着勃勃生机: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新荷绽出一两片如铜钱般大小的叶子,三三两两,稀疏地平铺在水面上,青绿的叶片微微有些发红,看上去娇嫩无比,有水珠凝在叶面上,晶莹剔透,让人欣喜并想见即将到来的夏天满池荷叶挨挨挤挤的样子。我在旁边的一棵水草上发现一只娇弱纤细的豆娘,把透明的翅叠在脊背上,一动不动地伏着,心里便想,也许用不了多久,蜻蜓就会飞来了吧,说不定再过些日子,就能看到当年杨万里看到的景象了: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”。
漂泊在游人的长衫,它是自由的,
也是身不由己……
算不上刻骨铭心,也谈不上恋恋不忘,
可能是自己恋旧!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对于荷,我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,从小到大,没少和它发生过关系。前几年,我写过一篇叫做《荷叶》的文章,被广东省选作了高考语文阅读题,用来为难那帮要求上进的学子们,至今我还觉得很对不起他们。在我新近出版的一本以水草为主题的自然文学作品集《水草书》的封面上,画的也是两个孩子顶着荷叶在池塘里玩捉迷藏的游戏,画面中只出现了一个孩子,而另一个孩子就是正在看着这个封面的你。
这个封面正是我孩童时代的真实写照,从第一朵荷花刚刚在水面上升起、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,我们便会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,学着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,把鼻子一捏,头往下一低,双腿一蹬,便潜进了水底,上来的时候,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,临了上岸,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。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,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,顶着一片荷叶,手里端根树枝,一只眼闭着,煞有介事地一瞄,手指一勾,嘴里同时还要发出“叭”的一声伴音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少年的记忆,除了玩耍,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,关于荷,
大抵也是如此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最先进入视野的当然是莲蓬。莲蓬的模样活象老家屋檐下倒挂着的马蜂窝,连里面包含的内容都像,每个小格子里都藏着一个小东西。只不过莲蓬里藏着的是一枚枚包裹着青绿外皮的莲子,老熟了也不会自己走出巢穴,不像马蜂窝,一间一间设计精巧的小屋子里藏着的是白白的蜂蛹,时间一到,这些肥白的蜂蛹便会变成一只只黄黑相间的“细腰美人”,施施然从小房子里探出身子,抖抖翅膀飞将起来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在乡下孩子的眼里,莲蓬是和马蜂窝有着同样诱惑力的,且有过之而无不及,原因是蜂窝中白白的蜂蛹用油炸了是极其可口的小吃,有着浓郁的肉香,香且脆;而莲蓬里包藏着的莲子也非常好吃,剥去外皮,一枚白白的莲子入口,也是满嘴的清香。只是要想吃到香脆的蜂蛹,必得冒很大的风险,弄不好就要被蜂群蛰了个青头紫脸,火烧火燎的疼痛,所以,在采取行动之前,你必得考虑一下是否可以吃得了那样的苦头;而采莲蓬却不需那样的冒险,只需会游水就行,游到莲蓬跟前用镰刀轻轻一割就能把它带上岸来,不会游泳也没关系,还可划一小船或者大些的洗澡盆或者杀猪桶,同样可以接近莲蓬,顶不济还可在镰刀的长柄上再绑上更长的竹竿,站在岸边也能达到目的。所谓两害相衡取其轻,比较的结果,当然是莲蓬占了上风,更受欢迎,除了极个别极富冒险精神的调皮猴子外,大多数的乡下孩子还是更乐于去享受没有风险的莲子的清香。辛弃疾在一首词里写道:
“最喜小儿无赖,村头卧剥莲蓬”
确实是夏天水乡孩子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莲子除了生吃,更多的还是熟食,而且,除了小孩子,也确实很少看到大人经常剥新鲜的莲子吃,是缺少闲情逸致,还是觉得那样不够雅观?个中缘由我不太清楚。不过,生吃新鲜的莲子实在是别有一番风味,满口的清香,能让人感觉到清水的味道。老熟的莲子,可以放在稀饭里和大米一同煮,可去烦躁、清心火、安神养心,若是酷热的夏日中午能有一碗冰镇的冰糖莲子羹吃,怕是连神仙都不想做了。
接着,就是莲藕了。“花香藕是夏季打头条的小吃。”我的好朋友,作家陈绍龙先生在回忆童年时光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吃食,我能想象他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,喉结必定上下滑动,像发动机上新涂了润滑油的曲轴。
所谓“花香藕”,顾名思义,就是荷花盛开时节长出来的藕,这个“香”字,不单指的是荷花的香,还应该包括藕的香味。新出水的花香藕,最嫩,最脆,也最甜,一口咬下去,嘎嘣一声,满嘴的浆汁,没半点的渣滓,更没半点的“藕断丝连”——它的丝还没长出来。它让人想起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的“棒打萝卜”,花香藕也是那样的鲜脆易碎,一不小心摔到地上,就再不容易捡起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水乡的孩子鲜有没吃过花香藕的,不过,大多不是通过正当渠道,正而八经地坐在餐桌前很斯文地吃,需要自力更生,通过自己的“劳动”才能获得。每年大暑过后,满塘青绿的荷叶间冒出一朵两朵或红或白的荷花时,嘴谗的孩子就知道,又有花香藕可吃了,便悄悄贴着塘边蹚下水去,瞅准一朵盛开的白荷花(只有白花下面长出来的藕才香脆可口),一个猛子扎下去,再冒出头来的时候,手里就多了一条粗如儿臂的白藕,就用塘水略洗一洗,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——所以,最先尝到花香藕滋味的,并不是那些衣冠楚楚、正襟危坐在餐桌边上的人。
花香藕不但味道鲜美,模样也生得好看,细细长长,鲜嫩洁白,绝无半点瑕疵。过去读书人形容美人的胳膊漂亮,常用一个词叫做“藕臂”,我猜,这个“藕”必定就是花香藕,不然,老熟的莲藕赤褐色的表皮上布满了深色的斑点,哪儿能配得上“佳人”这个称号呢?
在莲藕的一生中,这盛夏的花香藕,当是它最洁白无暇的少年时光。
月到中秋,这个时候的莲藕,还是可以生吃,只是比起盛夏的花香藕来,稍许有了些渣滓,不是那么爽口,也有了一点藕断丝连的感觉;更多的时候,人们是把它弄熟了吃,可以炒藕片,也可以包上肉做成藕夹,在油锅里炸了吃;我家常吃的一种,是把莲藕切成细丁,同米一起下锅煮稀饭吃,也很好吃。
这个时期的莲藕,进入了它的青年时期,就像一个青年少妇,虽然还有些许生涩,却已经有了让人回味的内容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每年的中秋佳节,敬月的物品中,除了苹果、梨子、石榴、葡萄等时令水果,必不可少的还有一节一节的莲藕。在这些诸多上供的物品中,我总觉得还是这莲藕与月最近,它最能让我真切地感觉到月中女神嫦娥的存在,想到她曾经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。莲藕与女子的关系,并不仅仅只是我上述所说的“藕臂”那样简单,民间有句俗语叫做“女子三日不断藕,男子三日不断姜”,颇能说明莲藕与女子关系的密切,另有一个事实,更能说明莲藕与女人的关系非同一般,这便是女人在生孩子后是生冷俱忌的,惟独不忌生藕。因此,在敬月用莲藕这个习俗上,我便觉得,是否更多的是因为月宫嫦娥是女儿身的缘故?
莲藕真正成熟是在寒露过后,这个时候荷叶早就枯黄,一枝枝枯荷萧瑟地立于水面,全然没有了夏日的鲜活与生气,让敏感的人见了顿生世事沧桑之感。水已经很凉了,凉得让人下不了手,让大人最头疼的小孩子玩水事件早就成了过去,就是赶他下去他也不去。但还是有人下水了,就是那些崴藕人,他们穿着长长的皮衩,顺着枯叶,用脚在塘底烂泥里细细地踩,时不时地弯下腰,从水中扯出一两枝粗壮结实的莲藕来。小时候我经常会在水边看这些崴藕人崴藕,他们的动作让我着迷。
寒冷的冬夜,我有时从单位加班回家,巷口昏黄的街灯下总会有个小火炉一明一灭地闪着火光,炉上一口铁锅里热腾腾地煮着大半锅深赫色的莲藕,买上一节,捧在手里,顿时连心都热了起来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荷叶也是可食的,比如荷叶粥,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,把新鲜的荷叶洗净,切成细丝,放点冰糖,和粳米一同煮,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,颜色好看,味道也好,清香扑鼻,有清热解暑之功效。当然,跟莲藕、莲蓬比起来,荷叶在入口即食这方面,自然是差了许多,不可同日而语,但它也有独到之处,是莲藕、莲蓬等所不具备的,比如它可包裹食物。我祖父在世的时候,经常会去李口、罗圩赶集,他有个习惯,赶集的时候总会带上一张荷叶,或干或鲜,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,回来的时候,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,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,有时是两根油条。看他把荷叶包在方桌上摊开,斟上一杯山芋干冲子(我老家人对山芋干白酒的称呼),咂上一两口白酒,拈上一小片猪头肉,眼便微闭起来,很享受的样子,有时他也会用筷子夹一小片肉丢进我的嘴里,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,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。长大后读明清小说,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,才知道,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,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。
![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 【“杉青水秀 为荷而来” 淮安市作家“相约荷花荡”采风作品展】谷雨,去赴一场关于荷的约会]()
在今年的这个谷雨日,我坐在景区的小火车上,在总面积达1.2万亩的荷花荡里徜徉,视野开阔,满目葱茏,边看水鸟翩飞,边听导游小姑娘如数家珍般的介绍,时不时地还会陷入一些对过去往事的回忆之中,不禁深深地为金湖人的大手笔所折服,虽然这次我来得稍微早了些,并没看到无穷碧的接天荷叶,更没见到别样红的映日荷花,但我依然十分满意,依然觉得这趟的为荷而来,很是值得。